非遗传承
刘玉珠强调博物馆定位:保护是第一位,要亲和不媚俗
叫醒布达拉宫 让古籍文献“活”起来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携手高校破解人才瓶颈之困
研究表明:中原生铁技术或早至战国时期已传播至新疆
记者21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专家对新疆出土的部分铁器进行科学研究后发现,中原的生铁技术可能早至战国时期已经传播至新疆。
刨花香里裁方圆(泥土芬芳·手艺人系列①)
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录公布
新春走基层:一支鲁笔彰显文化自信
圆明园大宫门百年来首次亮相 有望向公众开放
当游学遇到非遗:传统文化传播要“润物无声”
北京出台地方性法规保护非遗 境外组织可依规在京做调查
当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闭幕。
71件珍贵的运河水文化文物完成搬迁
庆丰闸的骏马、八里桥的龙首、北运河的定船石……71件珍贵的运河水文化文物日前平安完成搬迁,安家三教庙和大运河森林公园漕运码头。
“南北大战”的“口水仗”背后是文化认同
随着春节的临近,围绕不同年俗的“南北大战”又要进入人们的视野。几乎每年春节,南北方的“吃货”们都会围绕大年初一吃汤圆还是饺子争论不休。
小寒:一月小寒随大寒。农人拾粪莫偷闲
太阳位于黄经285°时是小寒节气,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小寒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
河北海兴:非遗南锣剧焕发生机
“顶灯易,赌难忌,顶灯那罚跪非儿戏……”日前,河北省海兴县苏基镇马厂村南锣剧传习所热闹非凡,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锣剧传承人郭兰芳正在这里指导排练南锣剧《顶灯》
小小剧团,正成为乡村振兴与脱贫致富路上的新力量
西地村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义隆永镇,这里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小剧团——西地小剧团。2003年7月,村里的评剧爱好者组建了西地小剧团。
“众志成城 守护文明——全国打击防范文物犯罪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
此次展览由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家文物局联合举办,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物安全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
首批“河南省戏曲之乡”授牌 引领戏曲振兴
由河南省戏剧家协会组织开展的首批“河南省戏曲之乡”授牌仪式17日在郑州举行,许昌市、开封市等7个地区分别获评“河南省戏曲之乡”“河南省豫剧之乡”“河南省曲剧之乡”。
河北磁县发现清代优耄惠民赏赐官衔执照
河北磁县文物部门在一村民家中发现一张清代宣统元年敬戴老人执照。文物专家认定,这张执照是百余年前优耄惠民赏赐官衔的实物见证,对研究清代民政规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河南首批省级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公布 49个非遗项目入选
记者从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河南省首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公布,中原棉纺织技艺、青铜器制作技艺等49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
浙江:非遗传承人捐赠代表作助力非遗馆建设
李湘满生前是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11日下午,李晓影把父亲的作品“龙凤八卦灯”捐赠给建设中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文化产业网
下载APP
文化产业网
文化产业网 让文化走得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