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
018年阿里地区旅游收入实现10.42亿元
记者从阿里地区旅发委获悉,2018年西藏阿里地区接待国内外游客87.08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10.42亿元。
紫禁城里过大年 故宫885件文物再现“宫廷过年”
1月6日上午,故宫午门-雁翅楼展厅里的“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向公众开放。
陕西澄城刘家洼遗址确定为芮国后期都城遗址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对外公布,经过两年的考古发掘,认定陕西澄城刘家洼遗址为芮国后期一处都邑遗址。
中国驻泰国宋卡总领馆提醒中国公民防范暴风和强降雨
2019年第一号台风“帕布”预计将于2日至5日抵达泰国湾,建议在泰国南部地区及赴普吉岛等地的中国公民及游客提高安全意识,加强暴风和强降雨天气的安全防范。
澳门国际机场2018年旅客和航班量双增长
记者3日从澳门国际机场获悉,2018年澳门国际机场旅客量突破826万人次,航班量超过6.5万架次,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15%和12%,创下新纪录。
昆明航空口岸实行144小时过境免签
记者从云南省公安厅获悉,经报国家移民管理局同意,2019年1月1日起昆明航空口岸正式实施144小时过境免办签证政策。
山西发现一处商代晚期大型高等级贵族墓地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者对外宣称,运城市闻喜县酒务头村发现一处商代晚期大型高等级贵族墓地,对研究商代晚期殷墟文化的分布范围、政治地理具有重要意义。
陕西石峁遗址发现30余件精美石雕
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石峁遗址2018年考古工作重大发现,在核心区域皇城台的“大台基”南护墙区域发现30余件精美的石雕。
九华山风景区新发现北宋石刻
近日当地文物部门在九华山风景区发现一处北宋嘉祐年间石刻,据考证,这也是目前九华山发现年代最早的石刻。
中沙联合考古队开展对沙特塞林港第二次考古发掘
由中国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沙特国家考古中心组织的中沙联合考古队29日开始对红海之滨港口遗址——沙特塞林港遗址进行第二次考古发掘工作。
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再现部分造像90余年前面貌
“中国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暨大讲堂”在太原理工大学召开,艺术学院副教授张晓展示了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项目的成果。
中国考古“天下第一屋”迎来首次“体检”
中国考古界公认的“天下第一屋”,屹立5000多年的河南郑州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房基,迎来出土46年后的首次体检、试验、加固。
做文明的传播者 幸福的分享者
2019年元旦将至,居民假日出游意愿强烈。根据中央气象台消息,我国将呈现“北方干冷,南方湿冷”的特点。
两部门:对破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责任主体加大处罚力度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近日表示,要加快完善法律法规,对破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建筑的责任主体加大处罚力度,对相关城市政府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依法依规进行问责。
750余件文物珍品集中展示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丰硕成果
“众志成城 守护文明——全国打击防范文物犯罪成果展”26日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750余件公安机关追缴和考古抢救性发掘出土的文物珍品,向观众集中展示了近年来我国打击防范文物犯罪的丰硕成果。
“最大规模周期性人口迁徙”的春运也进入倒计时
新年临近,被称作“最大规模周期性人口迁徙”的春运也进入倒计时。为了让归心似箭的游子按时返乡,中国铁路客服12306平台再出新招,推出了“候补购票”功能。
江西省将正式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
记者从江西省政府获悉,自今年12月25日起,江西省将正式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
截至10月,我国已有981个景区实施免费开放或降价措施
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截至10月,我国已有981个景区实施免费开放或降价措施(免费开放74个,降价907个),其中5A级景区159个,4A级景区534个。降价的907个景区中,降幅超过20%的达491个,降幅超过30%的214个。
“黄金旅游线”杭黄高铁将开通运营
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2月25日,杭州至黄山高铁将开通运营,沿线分布黄山、千岛湖、杭州西湖、富春江等一批全国著名旅游名胜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公示《关于公布2018年度全省示范型放心景区的通知》
近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公示了《关于公布2018年度全省示范型放心景区的通知》,台州市共有20家景区上榜,天台县占了五分之一,共有4家景区被认定为“2018年全省放心景区”。
文化产业网
下载APP
文化产业网
文化产业网 让文化走得更近